以应用促北斗产业“走出去”

2017年11月,北斗三号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入轨,截至目前已有16颗卫星发射成功。到今底将有19颗卫星组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优先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到2020年,共发射30余颗卫星,形成服务全球的能力。

        2017年11月,北斗三号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入轨,截至目前已有16颗卫星发射成功。到今底将有19颗卫星组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优先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到2020年,共发射30余颗卫星,形成服务全球的能力。

  受访专家指出,北斗产业走出去要以应用为抓手,在一些新的领域深化北斗技术应用,使其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走出去,北斗准备好了 

  经过多年发展,北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有了全球竞争力。“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北斗卫星上所有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都完全依赖我们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告诉记者。 

  相对于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在卫星制造水平上又有很大提升。仅卫星整体寿命就由北斗二号系统的8年提升到10~12年。北斗三号系统信号性能明显优于北斗二号系统,精度也提高了一个量级。北斗三号卫星上还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性能更优。   

  北斗三号系统还搭载了国际标准搜救(SAR)载荷,这标志着北斗系统向国际搜救卫星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北斗系统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目前北斗系统应用产品已经输出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达30余个。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成后,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推动北斗走出去,技术水平已不是主要制约问题。 

 

  内外挑战并存 

  总体上看,我国北斗产业初步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上游的天线、芯片、板卡、GIS、地图等配套齐全;中游的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以及结合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品类已初具规模;下游的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业已在数据采集、监测、指挥调度和各领域应用。 

  在林业、渔业、市政管理、交通、安全、救灾、灾害防范等众多行业,北斗的应用日趋全面。例如,在燃气管网规模翻番、用户数激增、调压站箱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北京燃气使用北斗精准定位管线,使百公里施工破坏系数下降60%,提高了管线检测、运行和管理效率。从事生产运营的职工人数保持不变,仅人工成本一项每年就可为北京燃气节省上亿元。 

  从2012年北斗服务开始,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连续七年递增20%以上,2017年达到2550亿元,较2016年增长20.4%。预计到2020年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超过10亿台。 

  另一方面,北斗要大规模走出国门,还面临多项挑战,如北斗企业海外拓展难、国外用户使用习惯难以改变等。 

  企业走出去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家企业曾在柬埔寨做旅游、交通方面的北斗应用推广,但受限于当地政策与基础设施。“当地电信基础设施、网络服务支撑不起北斗应用,而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不是一个企业能办到的。”该企业负责人说。 

  最重要的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尚未完成,依托北斗的终端设备在可靠性、稳定性方面还有待验证,国外市场也缺乏对北斗系统的充分了解。2018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关键年,时间紧任务重。“今年要完成基本系统,基本满足‘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进度、功能、优化等。”杨元喜说。 

 

  以应用为抓手 

  随着北斗服务全球能力的增强,未来三年将是北斗产业走出去的高速增长期。受访专家指出,北斗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并创造价值,要以北斗应用为龙头,将北斗技术融入到各个领域中去。 

  “我们国家有支持北斗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愿望,‘一带一路’国家也有强烈的需求。应该与沿线国家加强合作交流,以应用为抓手,推动北斗产业走出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说。 

  受访专家建议,北斗产业走出去要以企业为主体、坚持走市场化道路,拿出过硬的产品。国内已成熟的北斗应用可以把整个模式拿出去,在海外的应用要发挥想象力,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由于北斗系统的特殊性质,还要发挥政府的力量,加强与国家间多边合作。冉承其认为,应该“在国家的顶层规划指导下,在政府部门引导、统一政策规划牵引下,有序地把企业推出去。”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亚雄告诉记者,他们参与《“十三五”国际产能合作专项指引》中期评估时发现,北斗产业在政策、企业行为方面存在碎片化,“走出去”企业相互间有过度竞争的情况。“顶层设计方面,既要跟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又要结合北斗企业实际。”张亚雄认为,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列入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具体政策制定时要结合国家相关战略。北斗企业走出去才刚刚起步,在全球范围内还未有竞争力足够强的企业,因此企业要“抱团”出海。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原会长张荣久同样认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时要紧靠国家队,比如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支持的项目,央企签订的海外工程等,使北斗产业伴随大型项目、装备一块走出去。企业海外落地,还要加强市场评估,掌握全行业信息,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免重复建设。 

  北斗产业走出去需久久为功。“推动北斗走出去,政府各部门、企业要形成合力,所在国家也要有相应的意愿及技术基础,这需要逐渐对接、建立机制、不断推进迭代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冉承其说。 

  专家建议,政府应将北斗产品纳入到公共采购体系,使企业在产品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通过市场途径进入国际市场。 

  加强北斗技术的标准化建设,积极把中国标准变为世界标准之一,也是促进北斗走出去的重要课题之一。记者了解到,2017年,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通信及搜救分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有关船载多无线电导航系统性能标准修订建议,该标准的修订将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北斗兼容GPS/GLONASS设备上船提供型式认可的合法依据。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18059719号-1 11010802038329号